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公寓安全工作指南》《普通高等學校食堂安全工作指南》的函
教發司[201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進一步推進普通高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根據國務院安委會的要求,結合教育系統實際,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公寓安全工作指南》《普通高等學校食堂安全工作指南》等2個文件(簡稱《工作指南》)。
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在學校安全隱患自查整改工作中,參照《工作指南》要求,深入推進學校安全隱患自查整改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劃化?!豆ぷ髦改稀芬彩菍Ω叩葘W校學生公寓和食堂安全檢查工作的具體要求,教育部學校安全生產督查工作,可參照執行。
在實際工作中,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反饋我司。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2017年1月4日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公寓安全工作指南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具體要求 |
檢查形式 |
安 全 責 任 |
機構人員 配備 |
1.設立或明確負責學校學生公寓安全工作的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2.做好新員工上崗培訓和老員工崗位輪訓,要求熟記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操作流程和應急預案,牢記工作重點,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對消防安全、治安安全、水電氣安全、操作安全須重點培訓。 3.管理員、值班員、維修員做好工作日志或交接班記錄。入住和退宿登記,各項檢查記錄以及訪客、維修、晚間出入、鑰匙借用登記記錄齊全。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座談問卷。 |
制度 建設 |
1.公寓管理條例、宿舍安全管理規定、日常管理與服務制度、安全責任考核獎懲制度、員工守則等齊全。 2.辦公室人員、管理員、值班員、保潔員、維修員等主要崗位職責明確并上墻公布。 3.辦理入住和退宿手續流程、接待服務標準、保潔服務流程與標準、夜間巡查流程等有專門的操作流程文本。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
安 全 管 理 |
消防安全 |
1.樓道暢通,應急疏散標識、指示燈完好,消防門正常啟閉,規范設立消防疏散示意圖。 2.消防器材完好,消防設備正常工作,維保記錄完整;工作人員掌握必備消防知識,知曉發生火情后的處置程序,正確使用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 3.樓內無違規用電、私拉亂接現象或存放易燃氣、液體現象。各工作間規范管理,按規定配置消防器材,無堆放雜物現象。 4.建立室內安全檢查制度,節假日、假期前開展學生公寓專項安全檢查。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治安安全 |
1.建立二十四小時值班、巡邏制度,訪客規范管理、證件規范登記,物品進出規范管理,臺帳齊全。 2.電子門禁、監控系統、電子圍欄、周界報警等技防設施正常工作,維保記錄完整。 3.住宿人員信息齊全,定期核對(本、??粕繉W期1次以上,研究生每學期2次以上),無私自租、借、換床位情況。 4.宿舍內嚴禁存放管制刀具或其他違禁物品。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
環境衛生 |
學生寢室 |
1.寢室干凈、整潔,無明顯異味,有值日生制度。 2.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衣服、鞋子以及書籍擺放整齊。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公共區域 |
1.共享空間、公共區域和盥洗室、浴室、洗衣房、開水房等功能用房管理有序,管理責任落實到人、照片名單上墻。 2.物品擺放到位,定時整理打掃,保持整潔美觀。 3.保潔工具區分用途,明確標識,擺放規范。 4.進出通道暢通,引導標識清晰,非機動車停放有序,無亂張貼。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
風險控制 |
警示標識 |
1.危險處規范張貼警示標識,臨時作業規范設置警示標牌。 2.特殊氣候提醒通告,節假日、假期及時安全提醒。 3.針對其它特殊時段、特殊部位建立安全提示標識。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應急預案 |
1.結合公寓安全管理實際,制定且有效實施水電氣故障、治安事件、群體性事件、公共衛生、心理干預、災害性天氣等應急事件的處置預案。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 |
普通高等學校食堂安全工作指南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具體要求 |
檢查形式和內容 |
安 全 制 度 |
食品安全制度落實情況 |
1.設置或明確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納入學校大安全體系,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2.制定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含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和工作計劃。 3.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食品安全并有完整記錄。 4.對引進的社會餐飲企業落實有關資質查驗工作。 5.對引進的社會餐飲企業明確食品安全責任(簽訂安全責任書)。 6.食品安全責任考核與獎懲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 檢查內容:根據要求核查相關資料。 |
規 范 管 理 |
學校餐飲規范經營情況 |
1.餐飲服務部門取得相應許可。 2.餐飲服務部門做到亮證、亮照經營。 3.餐飲服務部門不存在超范圍、超期限、異地經營問題。4.甜品站、出售食品飲料的校內超市(便利店)取得相應餐飲服務許可,無超范圍經營情況。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 檢查內容:根據現場經營情況查驗相關證照。 |
從業人員規范管理情況 |
1.建立并落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檔案。 2.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100%持健康證上崗。 3.關鍵崗位從業人員持培訓合格證上崗。 4.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建立培訓檔案。 5.從業人員個人穿戴符合有關衛生要求。 6.建立“實名晨檢制度”,并存有完備記錄。 7.生產操作區域不能存放私人物品。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檢查內容:健康證有效、齊全;從業人員衣冠整潔、不外露長發、不涂指甲油、不留長指甲、不戴首飾、戴口罩,符合衛生要求、個人物品存放規范、實名晨檢制度落實情況。 |
|
食品原料安全落實情況 |
1.建立食堂采購工作的監管制度。 2.建立并落實食品原材料的采購、索票索證、驗收、保管、發放制度。查驗供應者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等,如實記錄有關信息并保存憑證。 3.采購的定型包裝食品,商品標識符合食品生產許可要求,在規定保質期內使用,原料外包裝符合要求。 4.食品添加劑由專人負責保管、領用、登記,并有相關記錄。 5.建立食品原料出入庫和日常性查驗制度。 6.主副食品設置分類貯存場所。 7.貯存散裝食品的位置、容器或外包裝上標明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 8.食品原料存儲要分架分類、隔墻離地存放。 9.有毒有害物品不允許與食品原料一同貯存、運輸。 10.冰箱(冷庫)溫度需符合食品貯存衛生要求,存放物品要分類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需定期除霜清洗并記錄。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檢查內容:根據要求,現場抽取10%的原材料確認帳物對應情況。 |
|
餐廚垃圾規范處置落實情況 |
1.食堂餐廚廢棄物由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單位或個人處理,簽訂合同并查驗其經營資質證明。 2.食堂建立餐廚垃圾臺帳管理。 3.學校已開展餐廚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工作。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
|
食品衛生監管落實情況 |
1.食堂場所內外環境清潔。 2.原料存儲、初加工、烹調、備餐、清洗消毒等專用場所做到相對獨立、布局生進熟出。 3.墻壁、天花板、門窗保持清潔,無蜘蛛網、霉斑及明顯積垢。 4.地面平整,無積水和油污,排水溝通暢;食堂周邊無污染源,進貨通道與員工通道應分開。 5.操作臺、冰箱表面、脫排油煙機等加工設備與加工用具沒有明顯積垢,保持清潔并存放整齊。 6.有消除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孳生條件的防治措施;溝蓋板應符合規范,下水口設有防鼠設施。 7.垃圾桶加蓋并外觀清潔。 8.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9.制作食品的設施設備及加工工具、容器等具有顯著標識,按標識區分使用。 10.肉類、水產和蔬菜類原料粗加工分類設置,內設與之對應的水池、操作臺及冰箱等。 11.專間符合使用要求。專間消毒、冷藏、冷凍、空調等設施運轉正常。 12.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 13.備餐間不應存放非直接入口食品和未經清洗處理的水果、蔬菜、雜物等。 14.烹調后至食用超過2小時的食物,應在高于65℃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 15.二次更衣間應落實流動水、消毒液等要求。 |
檢查形式:實地抽查。
|
|
食堂科學管理情況 |
1.學校按要求做好食堂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和治安安全等各項工作并落實有效措施。 2.食堂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安裝門禁系統和監控系統等)和制度以及應急預案;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加工操作間及原料存放間;食堂食品加工、貯存、陳列等設備設施運轉正常,并保持清潔。 3.操作規程上墻,上崗前要進行培訓,并留有記錄。 4.制定治安、消防等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建立臨時停水停電停氣等應對措施。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檢查內容: 1.高壓蒸汽設備、煤氣管道、冷庫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2.安裝廚房門禁系統及安防技防設施。 3.消防設施設備按要求配備,定期檢測、完好,并存有記錄。 4.各類機械設備有相對應的操作規程并上墻。 |
|
安 全 程 序 |
衛生消毒和留樣落實情況 |
1.食品處理區配備洗手消毒設施,張貼洗手消毒方法標識。 2.具有餐飲具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并運轉正常。 3.消毒操作人員掌握基本消毒知識。 4.餐具、工具消毒后存放在專用密閉保潔柜,保潔柜定期清洗、消毒。 5.二次更衣、洗手消毒設施、空氣消毒設施設備應規范、正常運轉。 6.食品留樣符合規范。 7.制定隔餐菜規范處置管理制度,并按規定存放及再加熱出售并做好記錄。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檢查內容: 1.當餐食品100%留樣,按規定做好留樣菜管理情況。 2.各類消毒措施(含紫外線燈)符合規范要求。 3.生菜加熱出售,其中心溫度應大于60℃。 |
食品添加劑規范使用情況 |
1.學校應督促餐飲服務部門建立健全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安全管理制度。 2.食品添加劑需落實“五專”管理制度。 3.不存在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以及標簽不規范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 4.餐飲服務部門自行配制食品調味料、甜點、飲料的,原料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索取相關資質、證照、檢驗報告等資料。 5.餐飲服務部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以及加工方法,應向學校監管部門報備,并及時向就餐學生公示。 |
檢查形式:臺帳檢查、實地抽查。 |